主站 新闻 佛音 视频 图库 会员
下载中心 寺院公吿 寺院简介 法脉传承 常住动态 住持栏目 精进佛七 极乐文库 极乐慈善 极乐护法
专访极乐寺住持昌义大和尚 更新日期:2020-05-31    3114人参与了访问

      

    很多人说结识得道高僧是需要缘分的,一开始我还不怎么相信,但是结识昌义法师使我深信了这点。

    微信风行以来,我作为媒体人自然不甘落后,买一破苹果得到移动信息化诸多实惠。苹果手机使我QQ、邮箱、微博、微信得以一机容纳,随时随地玩转它们。因为我是安徽人,又是《安徽人》杂志主编,所以朋友圈里安徽籍人士众多。在我玩微信的时候,比我早玩的老乡就建立了一个在京安徽老乡微信群,一起玩的老乡把我拉了进去。我自己随后也建了一个安徽人微信群,也拉了很多老乡进去神侃。

    后来发现,两个老乡微信群里都有一个叫高斌慧的人,通过沟通,发现她居然不是安徽人而是山西人,却同时存在于两个安徽微信群里,让我惊讶。她自己也觉得奇怪怎么进了两个安徽人建立的微信群。当她得知我是《安徽人》杂志主编后,说给我介绍一个安徽灵璧的老乡,在山西省广灵县极乐寺做住持的昌义法师,他在光山秃岭之上,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,募资达数亿元之多,在当地政府和广大信众的支持下修建起极乐寺。

    听说昌义法师是安徽灵璧人,又有如此建树,我自然向往结交。在5月25日下午,我们一行三人驱车从北京出发,前往山西拜谒极乐寺昌义法师。

 

    一路上,才知道高斌慧高总也是天赋异禀,是昌义法师的俗家皈依弟子,在北京经营企业,丈夫是著名的中国反正体书画家协会执行主席李营先生。

    高总告诉我,极乐寺的开山住持——昌义大和尚,1965年出生在安徽省灵璧县一个农民家庭,不满三岁时父母相继去世,后由奶奶抚养长大,倍尝人间苦难。二十多岁时顿感人生无常,为寻求解脱之道,到江苏盱眙都梁寺苦修。1990年秋,昌义遇江苏淮阴市慈云禅寺觉顺大和尚。大和尚慧眼识珠,看出昌义有佛门龙象,收为座下弟子。

    1996年著名禅宗大禅师本振和尚指点昌义法师,告诉他你的因缘在北方,你应该去北方弘法利生。于是昌义法师决定去五台山闭关苦修,在路过山西广灵县南村镇时,看到这里秃山野岭,贫穷落后,但是民风淳朴,决心在此落脚弘扬佛 法。昌义法师在南村镇净土院的两间破窑洞内住下,因机缘未熟,选择闭关忏悔念佛,一闭就是三年。最后一年法师为度众生,发心打三期“般舟三昧”,“般舟三昧”是佛法中最艰苦的修行方法之一,他还将每期90天增至100天。般舟三昧,又称“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三昧”,每期90天,90天中不坐、不卧、不眠、不休,一直经行念佛。关中曾出现种种魔障,但法师以“难行能行、难忍能忍”的菩萨精神顺利圆关。

    1999年10月,法师功行圆满,当地政府和地方信众按正式仪式隆重迎接法师出关。法师闭关三年仅吃粮食一百八十斤,体重只剩六十多斤。法师出关时骨瘦如柴、长发披肩,但双目炯炯有神。昌义法师出关后再发宏愿:以自身之微力,兴建一座中国北方规模较大的净土十方丛林——极乐寺。

    2000年2月,极乐寺在当地政府和广大信众的支持下,开始动工建设。十二年后,一座气势恢宏、依山而建的仿古建筑极乐寺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。

    通过一路上高总的介绍,我不由得对昌义法师肃然起敬,敬佩他不是因为他是我的老乡,而是因为他有这么坚韧的毅力,这么仁慈的胸怀,这么高尚的抱负。

    我们于下午六点抵达山西省广灵县极乐寺,昌义法师也刚刚从大同市区赶回寺庙没有多久。

    初见大师,感觉他质朴如同常人,让我倍感亲切。一说都是安徽人,相互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又拉近了许多。昌义法师满口皖东北口音,与我的皖西口音及其近似。法师亲自带我们参观了整个寺庙,宏伟的大雄宝殿让我印象深刻。法师说大雄宝殿是亚洲最大的全木质结构宫殿,建造起来耗资不菲,很多木材是从海外直接运来的。

    法师告诉我,12年前他来这里时,这里还是一座乱石林立、寸草不生的荒山!他发愿在这里兴建一座净土十方丛林——极乐寺。通过他本人慈心弘法的感召,通过各方有缘人的鼎力支持,一座中国北方规模较大的净土十方丛林——山西广灵九龙山极乐寺巍然屹立在我们面前。

    从几无绿色的不毛之地到庙宇巍峨的弘法布道圣地,这12年的渐进式变化,这12年的愚公式努力,仿佛都让我历历在目。

    对极乐寺的越加深入了解,也就让我越加的对昌义法师心生敬佩。他年幼即失双亲,遍尝生存艰辛,对这个社会不但不心生仇恨,反而发愿皈依佛门,广布慈善仁德于世人。这样从小我做起,修大我环境的起意,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做到的,所以他才能有今天的小成就。昌义法师有了今天的小成就,不骄不躁,严持戒律,专弘净土,不久的将来,必成一代宗师。

    有缘昌义法师留我在寺内小住一宿,内心感触颇多。第二天凌晨五时许,我起来满怀虔诚之心带着相机独自一人对极乐寺上上下下、前前后后、里里外外进行了研究探访,对昌义法师一意弘扬佛法的思想充满敬佩。

    回到客房,适逢法师打坐结束,于是一起聊些家常。提及故乡安徽他还是满怀深情,对于安徽的人才辈出,我也能够深刻感受到他怀有自豪感。法师对我以一己之力,从一人开始,创办《安徽人》杂志多有嘉许,说我为安徽人做了一件大好事。其实我心底里甚是惭愧,毕竟杂志做的粗糙,内容排版有待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很多,但是他的正面鼓励和赞扬也让我越加感到办好《安徽人》杂志的分量,越加在心底发愿要一心一意的办好这本杂志,不辜负赞扬、支持

    早餐结束,我于昌义法师求字。法师欣然同意,为我书写“善”字,小字注释“善者乃一切福禄寿喜之根也,人常为善,时时吉祥”,又书“安徽人”三字赠我。在写“安徽人”三字之时,同来的高总、李总已回到寺庙来接我返京。临别法师赠送我们三人每人一副上好沉香手串,让我深感受之有愧。

    临别依依,千言万语,只在心头。唯有祝愿昌义法师弘法得道、寺誉日隆。


  加载评论内容,请稍等......